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274章 请历史人杰入武庙(可跳订,纯武庙名单无剧情,不喜可跳)(3/4)

“陛下,不如就列入石勒、冉闵、祖逖和拓跋珪吧。”姚夔道。

“再加个慕容垂。”

慕容垂军纪非常差,很败人品。

朝臣觉得,石勒、冉闵,都是差了一线的,慕容垂的战绩,也就那样,算不得多高。

十六国时期名单:王猛、慕容恪、石勒、冉闵、祖逖、拓跋珪、慕容垂。

南北朝时期:宇文宪、韦孝宽、王镇恶、斛律光、王僧辩、于谨、吴明彻。

要补入的可就多了。

“宇文泰、拓跋焘、陈霸先、刘裕等等就不必提了,入帝王庙。”

像尔朱荣、陈庆之、高长恭、檀道济、韦睿、陈显达、曹景宗、长孙嵩、宇文护、萧摩柯等等,太多名将了。

供选择的人太多了。

以前武庙地方太少,导致必须拿掉一些人,如今有144个名额,南北朝又连年战乱,名将层出不穷。

“陛下,高长恭的战绩历史上语焉不详,他最出名的是俊美的长相,以及兰陵王入阵曲,并非是难以逾越的功绩呀。”

姚夔反对把高长恭奉入武庙。

同时,也反对尔朱荣。

“尔朱荣乃奸雄,非名将,不该奉入武庙。”姚夔没说,尔朱荣是弑君之乱臣,绝不能入武庙。

像陈显达、宇文护,也是拥立皇帝的权臣。

还有好色如命的曹景宗,即便过去千年,照样被人不耻。

一番讨论之后。

决定增入:陈庆之、檀道济、韦睿、刘牢之四人。

其实刘牢之占了是汉人的便宜,真论战功,比他强的有很多。

南北朝新名单:宇文宪、韦孝宽、王镇恶、斛律光、王僧辩、于谨、吴明彻、陈庆之、檀道济、韦睿、刘牢之。

隋朝名将:杨素、贺若弼、韩擒虎、史万岁。

再补入张须陀和长孙晟。

新名单:杨素、贺若弼、韩擒虎、史万岁、张须陀、长孙晟。

唐朝的名将,可就实在太多了。

唐初名单:李靖、李勣、李孝恭、苏定方、尉迟恭、裴行俭。

“唐初名将如雨,仅仅列入六个,可就太少了。”

朱祁钰道:“秦琼和侯君集是必须加入的。”

“陛下,屈突通、鱼俱罗、段志玄等人确实战功不够,唐朝名将如雨,老臣担心武庙放不下。”

胡濙说了个笑话。

朱祁钰大笑。

唐初变成八个人:李靖、李勣、李孝恭、苏定方、尉迟恭、裴行俭、秦琼和侯君集。

其实还有一个王玄策,这是个充满传奇的人物,奈何朝臣认为他不够资格入武庙。

中唐名将,原名单:郭子仪、王孝杰、王晙、李光弼、张仁亶、郭元振、李晟。

还是要增加很多人,薛仁贵、刘仁轨、黑齿常之、契苾何力、王方翼、王忠嗣、执失思力、阿史那社尔、高仙芝实在太多了。

执失思力、阿史那社尔都是突厥人,归化后的名将。

高仙芝也不是汉人,是高句丽人。

朱祁钰道:“薛仁贵、刘仁轨、黑齿常之、契苾何力、高仙芝这五个人是必入的,其他人再议。”

高仙芝,又是被谗言害死的名将。

“陛下,那唐朝入武庙的将领就太多了!”

胡濙觉得,唐后期也是有很多名将,也有资格进入武庙的。

“再加个王方翼,就这样吧。”

“陛下,不能加了,还要给后人留一些名额的。”胡濙认为王方翼的功劳,比不上前面几位的。

中唐名单就是:郭子仪、王孝杰、王晙、李光弼、张仁亶、郭元振、李晟、薛仁贵、刘仁轨、黑齿常之、契苾何力、高仙芝。

朝臣写出来的晚唐名单:张巡、马燧、韦皋、张议潮、高骈、李愬、李克用、朱温、李存勖等等。

“张巡和李愬是一定要进的。”朱祁钰先定下来。

“陛下,那李存勖毕竟是皇帝,老臣以为应该入帝王庙,而非武庙。”

那晚唐名单就定下来:张巡和李愬。

五代的名将,堪称历史之最。

武人当国的时代。

“李存孝和王彦章肯定是不能少的。”

王彦章、李存孝、高斯继、史建瑭、周德威、彭玕、杨行密、高行周、庞师古、郭崇韬、李神福、符存审、李嗣源、周本、葛从周等等。

周德威也要选入其中。

朱祁钰想选符存审,却遭到朝臣的反对。

“陛下,符存审的战功争议很大,史书上有夸张的成分,因为符存审女儿的原因。”

朝臣都不认同符存审百战百胜的战功,认为有夸大成分。

“李存勖和杨行密列入其中,不入帝王庙。”

五代能入帝王庙的也就柴荣勉强合格,其他皇帝都差点意思。

五代名单也定下来:李存勖、李存孝、王彦章、杨行密。

接下来就到了两宋。

两宋能入武庙的,实在不多。

岳飞是当之无愧的。

北宋初年名将曹彬入选,然后是狄青,和韩世忠。

两宋交际的吴玠,被朱祁钰给否决了。

“还不如用金朝名将代替呢。”

两宋入武庙的名将只有:岳飞、曹彬、狄青、韩世忠。

“耶律休哥入庙!”

朱祁钰这个决定就有意思了。

耶律休哥是大辽名将,他的成名之战,成就了高粱车战神,宋太宗最难以启齿的一幕,就是耶律休哥造就的。

“耶律休哥都入庙了,耶律斜轸也进来吧,双剑合璧。”

这俩货双剑合璧,把宋太宗吓成半身不遂。

“陛下,辽国没必要列入那么多人,一个耶律休哥,一个萧挞凛,也就够了。”

在座的毕竟都是汉人,心中多少有些民族荣誉感。

而萧挞凛更有意思,他是澶渊之盟一战的促成者,而宋朝的将领则是吴玠。

吴玠不进武庙,反而萧挞凛进武庙。

多少有些嘲讽的韵味。

皇帝讨厌宋朝,朝臣也跟着搞恶趣味。

姚夔却恭恭敬敬道:“陛下,中原自古以来便奉宋为正朔,您请两位辽国名将入武庙,难免让人心生龃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