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94章 亲王爵不轻授,杀人不过头点地!(打赏加更)(1/4)

“郑王,是对自己没信心呢?还是对子嗣没信心呢?”

“朕给宗室更广阔的舞台。”

“难道不比混吃等死更好吗?”

朱祁钰摆摆手,示意不要说下去了。

宗室里哭声一片。

郑王不敢说话。

周王咬牙道:“陛下,可否令宗室暂时留在京师,等过几年……”

“周王。”

“你的话为什么这么多呢?”

朱祁钰目光凌厉:“你是宗人令吗?还是自认为周王理应是宗室之长啊?”

周王没想到皇帝说变脸就变脸,赶紧磕头:“微臣不敢,微臣只是担心血脉兄弟,也是为了陛下的圣名着想……”

“就你担心血脉兄弟,朕就不担心了吗?”

朱祁钰厉喝:“朕看伱是老糊涂了!”

“传旨巡捕营,去查巩氏施氏、欧氏、陈氏、张氏、韩氏、李氏!”

“看看周王,干不干净!”

周王脸色急变。

皇帝说的是他妻妾的母族。

真要查,朝中哪个官员扛这么查?就算查于谦家族,那也能查出屎来。

“求陛下饶命!”周王磕头求饶。

“饶什么命?”

“你周王行得正做得直,乃宗室之长,怕什么?”

“只要你没谋逆造反,朕还能把你们怎么样?”

“敢把你们怎么样?”

“一个个伶牙俐齿,朕说一句话,你们有一万句话等着朕呢!”

“这不愿意,那不愿意!”

“你们除了勾栏听曲,还喜欢什么?”

朱祁钰大怒:“问问你们自己,来京师多久!泡在勾栏会馆多长时间?”

“还用朕一个一个点名吗?”

“朕让你们干正事不愿意,若养着你们勾栏听曲,个个乐得不行!”

“别忘了,宗室是给天下臣民做表率的!”

“还有你周王!”

“你屁股底下都不干净,反而处处帮宗室出头!”

“要干什么?”

“想当宗人令,想疯了?”

“还是有不该有的念头啊?”

周王汗如雨下,后悔了为宗室出头。

他没有儿子,死后任他洪水滔天,又能如何?

可他仗着自己这一支,和皇帝一脉亲近。

初代周王朱橚,乃太祖皇帝第五子,和太宗皇帝极为亲近。

所以周王一脉和太宗一脉关系很近。

仁宣二帝时,对初代周王极为亲厚。

等到朱有燉继承周王位后,宣宗皇帝经常给他写信,对周藩异常优待。

渐渐的,他就养成了宗室之长的风范,有劝导诸王的义务。

“微臣绝对不敢有不该有的念头啊!”

“求陛下明鉴!”

“微臣只是担心吾朱氏宗族!”

“微臣年过半百,仍无儿子,又无继子,百年之后周王位空悬,吾愧对先父啊!”

周王哭泣着磕头。

他的意思是说,我没儿子,肯定没有不该有的心思。

“庆王呢?你怎么看?”朱祁钰看向捉尖卖乖的庆王。

庆王浑身一抖:“微臣全凭陛下吩咐!”

看你还算识相。

“还有谁有意见?”

“说出来!”

朱祁钰扫视宗室,仿佛在说,谁不想活了,就直说!

朕成全你们!

宗室诸王不敢引火烧身,赶紧磕头。

“传旨,从今日起,亲王爵不轻易封,非大功于社稷者,不可封亲王爵!”

“皇帝的儿子,出生便是郡王,立下大功,方可封为亲王!郡王不封封地,可入军机处,参详军机。”

“郡王的儿子,嫡长子承嗣郡王位,余者俱封为镇国将军,镇国将军可入监察司,监管却不可参政。”

“镇国将军的儿子,嫡长子承嗣镇国将军位,余者降为辅国将军,可领宗禄、参与皇家商行事物,不允许从政从军。”

“辅国将军的儿子,嫡长子承嗣辅国将军,余者降为庶人,收回族谱之字,可为官为将,参加科举,从商务农,不受限制。”

“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立下大功者,可重获郡王!”

“以此为祖制,后代之君听从,不听者非吾子孙!”

“听明白了吗?”

朱祁钰早就在想。

如何收紧宗室权柄,再从宗室里培养出几个人才来,参政参军,辅佐皇帝。

但绝不能给其兵权,给他造反的机会。

他想让宗室和勋臣连成一体,成为后世之君的基本盘,掌控军权。

所以他令郡王参赞军机,令镇国将军监管官员,令辅国将军从商,不授亲王爵,也断绝宗室入嗣大统的机会。

宗室内一片哗然。

硕果仅存的几个亲王尴尬了。

以后连皇帝的儿子,都不封亲王,他们算个什么东西!

如果识相,就乖乖交出亲王爵位。

不识相,那就去中都守灵吧。

朱祁钰不止在限制现有的宗室,也在限制以后的宗室。

之所以提高亲王的地位,不授亲王爵。

其实是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去海外开疆拓土,成为海外帝王。

所以他设下有大功者,方可封亲王,就是说在海外开疆拓土,才算大功,就封其做海外亲王,为大明亲藩。

皇帝,只有大明皇帝一个。

放开对宗室的限制,也有制衡文官的意思。

但是,他必须要保证自己长寿,否则他英年早逝,承嗣大统的,极有可能是宗室。

他必须在有生之年,把宗室驯养成狗,有能力的外封出去,能力中庸的,留在中枢制衡文官、勋臣。

但宗室是把刀,都姓朱,都有承嗣大统的可能,用不好,伤人伤己。

他也在思考,令宗室从政是否是一步臭棋。

“陛下,微臣愿意让出亲王爵位!”

荆王要彻底抱住皇帝大腿。

他算明白了,当初他能从都梁王,变成荆王,仅靠皇帝一句话而已。

从那一刻,他就知道,怎么争都是没用的。

只要把皇帝老子哄明白,什么爵位都有。

朱祁钰眯起眼睛,停顿片刻。

除了荆王外,没人说话。

“亲王是以后不封,当代已经封的,不变。”

朱祁钰对诸多亲王不懂事,十分不满意。

朕都明说了。

朕的儿子,不封亲王,你们倒是好,何德何能舔着大脸当亲王呢?

难道你们比朕的儿子还高贵?

“启奏陛下,微臣本是都梁王,德不配位,做亲王时,每日如坐针毡,所以请陛下改封微臣为郡王。”

荆王磕头。

等了半天,还是没人伸头。

看来都不愿意降格做郡王,哪怕令其从政都不愿意。

“王爵是能随便改封的吗?退下!”

朱祁钰心里也郁闷,朕把戏台子搭好了,你们不上来唱戏啊,让朕自己说单口吗?

荆王讶异。

回头看了眼诸王,亲王个个愁眉苦脸,郡王却欢天喜地。

因为皇帝说郡王可入军机处参政,镇国将军可入监察司,辅国将军可从商。

在京师这么久了,军机处是干什么的,大家都心知肚明,能入军机处担任军机大臣,可是一件大好事啊。

宗室们喜气洋洋。

亲王当然不愿意了。

从最尊贵的亲王,变成次级郡王。

而且,皇帝采用四级分封制度。

但从郡王开始封,就是三层,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没了。

最关键的是,皇帝不讲信用!

今天能让你参政,等大明没了亲王,皇帝保准翻脸不认人,收回令郡王参政的权力!

口含天宪,全凭他一张嘴!

问题是这张嘴还没有信誉可言!

诸王被他骗几次了?

还想骗我们?

没门!

奉天门外,气氛僵硬起来。

宫外。

曹吉祥把宁藩诸王,查个底儿掉。

却收到圣旨,令其查周藩。

嘭!嘭!嘭!

曹吉祥打马来到巩绍府邸。

直接踹门。

巩绍是周王妃的亲弟弟,原是周王府仪宾,是举人。

后因其姐嫁入王府做续弦,被封为卫所指挥使。

巩府打开大门。

巩绍出现在门口,先闻到了一股騒臭味,眸中闪过一丝厌恶,小心翼翼道:“大人光临寒舍,有何贵干?”

曹吉祥打量他一番。

虽是武官,却还是一身儒衫,他平时也不爱和武官来往,反而招些儒生,在府中吟诗作画,放浪形骸。

曹吉祥直接进门。

走到正堂,曹吉祥忽然道:“把你家中,所有人等,集中在此。”

“大人,您究竟要查什么?”巩绍问。

“你没听到圣旨吗?”曹吉祥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