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60章 动动你们的猪脑子吧,再不动就坏死了,成植物人了!(2/4)

“若朕给了你们诸侯王的权柄。”

“信不信,明天大明就烽烟四起!”

“就你们这群不学无术的混蛋!害得朕的圣旨传下去,都被人左耳听右耳冒了!”

“回家,把孝经抄一百遍!”

“等各级将军入京后,每个人抄一年的孝经,跪着抄!每天抄五个时辰以上!”

“把孝经抄一万遍!”

“倒着给朕背下来!”

“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富贵,不是先祖给的,而是朕施舍给他们的!”

“听见了吗?”

诸王都傻了。

跪着抄一年的孝经,一万遍,每天五个时辰。

这是要把各级将军累死啊。

皇帝明牌了,他就是嫌弃各级将军太多了,干脆切掉毒瘤。

累死了,最高兴的就是皇帝。

反正倒霉的是将军,跟他们这些亲王没关系。

外面的郡王痛苦啊,那些镇国将军,都是我们的儿子啊,陛下啊您不能太狠辣啊。

我们都是亲戚啊……

“臣等谨遵圣命!”诸王磕头。

等了半天,朱祁钰还是没让他们起来。

明白了。

皇帝还有深意。

“微臣愿意将家眷全部接到京师来!”郑王聪明啊。

秒懂皇帝的意思。

封地都收回去了,你们家人还霸占着地方王府,好意思吗?

诸王偷偷哭泣。

皇帝是一点机会都不给他们留啊。

其实,从他们进京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在地方的一切都被收回朝堂了,什么都没了。

“朕直接收回王府,是不是还会被骂刻薄寡恩呢?”朱祁钰既当又立。

“谁敢骂陛下?”

郑王火了:“陛下将商行和票号送给微臣,用海量的财货换取地方的王府。”

“又在京师重地给吾等建造奢华无比的新王府,友爱宗室之心,天下人可见!”

“那些咒骂陛下者,皆是心怀叵测之辈,请陛下重罚!”

朱祁钰一愣,谁说新王府要送给你们的?

啧啧,郑王精明啊。

看出来新王府是个坑,所以借机把坑填上,让朕自己说出来,把新王府送给你们?

朱祁钰被架火上烤了。

“郑王叔爱朕之心,朕感受到了。”朱祁钰没正面回答。

那百王府每天撒进去海量的银子,让皇帝掏?

疯了吧!

那些钱都够重建湖北了,他才不舍得给诸王享受呢。

“罢了。”

“天下人愿意怎么骂朕,就去骂吧。”

“朕总不能堵上天下人的嘴巴吧。”

“既然诸王愿意将王府还给中枢,那就全家迁至京师吧。”

“等新王府落地,便都搬进去。”

“至于各级将军……”

朱祁钰目光闪烁:“先睡大街睡一段日子吧,等王府建完,再建将军府。”

皇帝真是小心眼。

人家来得晚也被处置。

在这皇帝手下讨生活,是真的难。

“诸王意下如何?”朱祁钰问。

“臣等没有意见,这就给家里写信,令家里到京师来住。”诸王谁敢说不啊?

信不信,谁说不,王爵丢了是小事,小命准丢。

朱祁钰登时笑了起来:“不愧是朕的家人,知道体谅朕。”

噢,这会儿是家人了?

没用的时候就是您手里的玩物?

您可真嬗变啊。

“冯孝,把纸笔呈上来,让诸王写信。”

“正好各级将军要入京参加春闱。”

“就一起来吧。”

“连带着将军家的妻妾儿女,全都一并带到京师来!”

“一些不重要的东西,没必要贴身携带。”

“到了京中,再回去拿也行,求朕赏赐也可以。”

“正好,贵妃在宫中颇为寂寞,亲戚们都来了,也能入宫和贵妃说说话。”

这才是朱祁钰的真正目的!

把宗室,全部强迁到京中来!

速度要快,慢则生变。

诸王瞪大眼睛,您改明抢了是吧?

我家中的东西都不让带了?

还说您赐给我们?

您什么性子自己不清楚?

您赐的东西,想收回就收回,跟个小孩似的,翻脸比翻书还快。

关键我家自己有宝贝,凭啥要你的呀?

我们也是要脸的,不受嗟来之食。

“臣等遵旨!”诸王叩拜。

内心戏很丰富,却一句也不敢说出来。

王府的百年家财,全部都归皇帝了,他们只能带着贴身衣物入京,其他的一概不许动。

这才是皇帝的真正目的。

之前那些,都是铺垫。

皇帝要的不止是王府的家财,还有将军府的一切,蚊子腿也是肉。

“哈哈哈,就知道诸王会体谅朕的。”

朱祁钰脸上绽放笑容,举起酒杯:“朕敬诸王一杯!”

宴请诸王哪里都好,就是有点废杯子。

冯孝刚送上来一枚新杯子,皇帝常用的杯子都被砸了。

一饮而尽。

朱祁钰脸上露出醉态。

您戏这么好呢?

诸王撇嘴,您杯子里是水,我们都闻到了,还装?

“诸王不愧是朕的亲戚。”

“体谅朕的苦心啊。”

“如今大明欣欣向荣,商业愈发繁茂。”

“朕想过了,皇家商行未来可期,但皇家商行的舵是宫中管着的。”

“朕打算放开宗室的商业限制。”

“允许宗室经商。”

“诸王也可经商,没必要挂名在小妾的家里,弄得一个个小妾家都是本地巨富,其实这些银子呀,最终都进了王府。”

“朕一清二楚。”

话说到这里。

诸王吓得请罪。

朱祁钰摆摆手:“人之常情,你们在封地上如何挥霍的,朕是知道的。”

“到了京师,你们能不花钱?能不挥霍?”

“无非是等着朕,何时对你们松懈,你们的触角就会进入各行各业。”

“与其扶持一群白手套,让别人白占便宜,不如自己出面做。”

“朕放开尔等的商业限制。”

“但是,每年必须给朝堂缴满税赋。”

“丑话说在前面,谁敢偷税漏税,谁敢抗税不缴,朕就摘了谁的脑袋!”

诸王一听,这是好事啊!

把暗地里的事,变到了明面上。

可这不会是皇帝埋的坑吧?

都被皇帝坑怕了。

“陛下,臣等不曾经商。”

周王赶紧磕头:“请陛下收回成命,臣等在京中,享受票号和商行的股份,已经感恩戴德了,不敢奢求更多。”

他向皇帝表忠心,诸王却想喷死他。

但是。

朱祁钰却眯着眼盯着他。

周王是表忠心吗?

绝对不是,而是有些生意,不能拿到明面上说,所以才阻止皇帝的。

其实,说白了。

皇帝限制人家不许经商,人家就不经商了吗?

那些商帮的背后是谁?

那些城市里的生意,背后是谁?

不就是当权者吗?

诸王、朝臣、乃至县官、恶霸,不都是当权者吗?还用说得那么明白吗?

掩耳盗铃,有什么意思?

若朝臣在这,一定会劝,认为诸王有钱就会造反。

可你们不想想,以前你们一直禁止诸王从业,难道就没有狼子野心之辈了?难道他们王府真就一穷二白?

别闹了。

都是遮羞布而已,还是自己骗自己的遮羞布。

朱祁钰给大明带来两样最珍贵的东西,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真实。

那些假的东西,再粉饰也是假的。

千万别把老百姓当成傻子,谁的心里都有杆秤,是好是赖,老百姓心里清楚。

“周王可真清白呀,一点生意都不沾。”

朱祁钰幽幽道:“但据朕所知,周王府的猪圈里埋着现银四十多万两。”

“周王,你能不能告诉朕?”

“钱是哪来的?是朕赏你的吗?”

周王脸色一白。

他家何时被抄了的?

那银子是怎么找出来的?

他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收到?

按照他本来的计划,这笔钱他会悄悄兑换成银票,投到江浙去,赚海上的银子。

可是,怎么被皇帝发现了。

这是要掉脑袋的事啊!

周王脸色急变。

而,诸王不寒而栗!

他们的王府,是不是也被皇帝摸个一清二楚了?

厂卫太可怕了。

“周王,那些钱,是不是你的?”朱祁钰问。

“微臣冤枉,微臣冤枉,那钱不是微臣的,不是!”周王咬着牙说不是。

他不敢承认啊。

一旦承认,就说不清了。

那不是经商赚的,而是从海上赚的,那钱不干净的。

皇帝知道,不止撤藩,而是要诛族!

“不是你的钱,却埋在你家里,奇了怪了。”朱祁钰把玩着酒杯,意味深长。

诸王的王府,虽然没抄家,但早已被摸得一清二楚。

只要他圣旨传下去,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

除非王府的人吞银自杀。

那他还能把人剖了,把银子挖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