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明余晖 第二二二章 加冕仪式;阅舰式的风波(2/3)

加冕仪式的流程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历史时期和君主意愿,但大体上是相近的,至少基本流程不会变。

英国从古至今的加冕仪式基本都在坎特伯雷、威斯敏斯特这两座大教堂之间做选择。

而这一次,乔治六世选择在坎特伯雷大教堂加冕。

上午八点多,在皇家骑兵们的护卫下,乔治六世与妻子伊丽莎白自伦敦塔启程前往大教堂,途经特拉法加广场、议会广场。

君主的加冕仪式自然是由大主教亲自主持的,待到四十二岁的乔治六世缓缓坐到那有着超过七百年历史的椅子上以后,大主教便开始宣读国王应当履行的职责与义务。

最后,他郑重问道:“陛下,国王加冕誓言被视作与法律相同,你愿意宣誓吗?”

神色肃穆的乔治六世颔首道:“我愿意宣誓。”

“你是否在尊重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其它领土的习俗的前提下进行治理。”

“我会的。”

大主教接着奉上誓词,乔治六世则拿笔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至此,加冕誓言正式生效,大主教缓缓扫视在场的所有人,接着示意众人祝圣。

号声和乐声响起,大教堂中的全体英国人和英联邦代表都齐声高呼“天佑吾王”。

接着,象征宗教权威的宝球、代表君主权力的权杖,寓意正义的鸽子金棒都被先后授予乔治六世。最后,大主教则把一顶十七世纪时制作的金质圣爱德华王冠戴在国王的头上。

移步到一旁的王座以后,在场的全体王室成员都一齐跪地致敬。

等到王后伊丽莎白的加冕仪式结束以后,国王与王后乘坐著名的黄金马车进行巡游,结束后返回白金汉宫。

头戴高高的熊皮帽子、身着鲜艳的红色上衣和黑色长裤的皇家卫兵总是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在这个没有网络的年代,初次目睹这些卫兵的装束自然更加让人好奇。

“炫耀武功罢了。这种熊皮高帽本是法国人的最爱,他们甚至给不同的兵种规定了帽子的高度,还搞上许多花里胡哨的配饰。”乔梁向吴原钦解释道:“滑铁卢之战以后,英国人的卫兵也换用了这种帽子,说是纪念来之不易的胜利。”

后者想了想,评价道:“这身装束倒是比大汉将军轻省得多。”

“现在也不兴披甲了吧?好几回都没见着了。”

“看日子看地段,至少西安门跟承天门那儿的都是披甲的。”

一身甲胄、手持斧钺或金瓜锤,大几十斤的重量即使对于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来说也不是轻松的事,尤其是夏日炎炎时,酷暑难耐,因而紫禁城中的大汉将军们也时常只穿着赐服、扛着一根金瓜锤就去站岗。

随着加冕仪式落下帷幕,更加让世界各国瞩目与重视的阅舰式也随之到来。

大英帝国的阅舰式经常在斯皮特黑德海峡举行,这个海峡在英国本岛和怀特岛之间,怀特岛的北边是南安普顿、东北边是朴茨茅斯,自古以来就是皇家海军的核心基地。

十月五日,在风平浪静的斯皮特黑德海峡,乔治六世加冕阅舰式正式开始。

除去英联邦国家的147艘各型军舰外,还有十八个外国海军的派来的代表舰,规模空前庞大。

按照英国人的安排,外国海军接受检阅的顺序是美、法、俄、中、阿、德、希、荷等等。

这个顺序所包含的意味自然不同寻常,与大明方面起先的预料差不多,只是不确定法俄两国谁会在前,现在看来英国人还是更为重视对岸的老冤家的。

东升的旭日将万丈光芒洒下,风平浪静的海峡中安宁得一丝风浪都没有,只有军舰驶过以后留下的尾流。

从天空中俯瞰,近二百艘大小军舰一眼望不到头,密密麻麻的,好似小孩子将自己的全部玩具都整齐的排列在了一起。

置身其中的感觉则更为震撼,前后左右全都是军舰,被一座座几千吨、几万吨的钢铁小山给团团包围,这种压迫感让人即兴奋又紧张。

龙朔号的舰桥中,一众海军军官也同样激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