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缺箭矢的时候,国王甚至下过命令,要求国内每只鹅都要提供六根羽毛充当箭羽。一声令下,全国的农民都去薅鹅毛……可以说十分“秦制”了。
而在这种模式下,箭矢依然很贵。100支充当箭杆的好木材,就要16个便士;成品还更贵,10打箭,120支,就要1个英镑。算下来,一支箭就要两个便士——足够雇佣一个爱尔兰长矛兵打一天了。
而且,和所有雇佣兵一样,爱尔兰人的工钱可以克扣,但箭却是没法糊弄的。爱尔兰人没饷银,没吃的,依然可以坚持奋斗一阵子,但箭要是没做好,那是真的射不准。更何况,爱尔兰人战死了,这钱就不用给了,而箭射坏了,那就真没了。
所以,用弓箭作战,是真的不便宜——你这一拉弓,一放箭,嗖地一声,就是一个爱尔兰人飞出去了……这能不心疼么。
贵还只是一种表象,价格看起来也只能部分体现供求关系。因为更多的时候,是有钱也买不到,因为真的来不及生产出来。用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手,都没法把它变多。
1338年到1344年,英格兰军队六年间得到的箭矢补充,一共也就13万支。1344年到1351年,英格兰军队则一共用了一百万支箭,包括了1346年在克雷西和法国人决战时的消耗。这之后,英格兰就耗光了存储,赶造的箭也补不上缺口了。
1356年,黑太子爱德华要求国内紧急补充两万四千支箭给他,以应对将要和法国人爆发的大战。结果,王国政府连这点都没能提供,因为老家那边的库存也早已耗尽,一根都没有了。无奈之下,爱德华在普瓦捷,仓促与追击的法军交战,长弓手很快就把最后携带的箭矢用完,甚至开始丢石头来攻击。
战后,英格兰人得到了大量赎金,资金宽裕了许多,赶紧四处采购。在1360年,恢复了28万支箭的库存。这段时间大战不多,大家开源节流,尽量节省,用了二十年,还剩一万多支,算是很不容易了……
而中原那边,唐朝一个军出征,理论上就要携带375万支弓箭和25万支弩箭。宋朝的箭矢干脆是按千万囤的。同时代的元朝,资料少了很多,而洪武初年,箭矢生产已经跌到一年不到二百万支,因为这会儿已经开始大量造火器了。
这种差别之下,欧洲这边的远程武器,影响力肯定就没中原大了。弓箭的筛选能力降低,对防护的要求,也随之低了不少。
而铠甲的发展,终究还是个材料的问题。
箭矢的侵彻能力,受硬度的影响很大。如果防具比较软,那么防护能力就会差很多——后世有一些经典的、失误射穿高压锅之类的案例,就是这个原因。因为这些金属材质很软,所以哪怕足够厚实,也能被流矢打个对穿。相反,而如果表面非常硬,就可以提高效率,不用太厚,也会有很好的效果。要是能比箭头还硬,那甚至可以把箭头磕碎、箭杆挤爆,让大量能量损失在箭矢本身的形变上。
中原的弓箭,发展的很早很快。新石器时代后期,中原的箭镞渐渐从三角形发展为锥形,出现了箭铤,箭镞的长度来到了7到10厘米左右。在一些大型遗址,发现了量产箭镞的作坊。
陶寺遗址这种地区中心里,已经有了从采石、粗加工、精加工到最终存储的明确分工,而且整个流程和各个工坊区,明显都是政权本身在组织和管理。一些产品,还会出口到其他聚落。这种规模的武器生产,也是那个时代很少见的。可以说,从文明一开头,就已经有这种风格上的差别了。
而这种作战环境下,软质护甲就很尴尬了。
到了青铜时代,中原地区也出现过大块青铜板做成的护甲,风格和希腊人都差不多。但这种铠甲基本没怎么流行过,原因也是一样——青铜太软了,防护效果并不理想,反而还很重,副作用已经超过了正面效果。哪怕不缺铜的场合,也很难让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