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那里没有什么根基,母亲都是自己逃出来的。”小让娜想了想,说:“就算真的能组织起一批人,我们的影响力,按伱的话,也是‘虚’的。后续的事情,恐怕也很麻烦。你的中策又是什么样呢?”
“中策就是不急着去宫廷了。”郭康说:“所谓影响力,其实就是手里的实力。兵强马壮的人,才是有话语权的贵族。所以,完全可以在法国南部,找个地方当做立足的领地,和我们当年一样,从最基础的事情开始,经营自己的直属力量。”
“在这一点上,你们的优势还是很大的。和我们不同,你们起码真的有王室身份和外来支持,虽然不能直接接管王国,但吓唬当地的小领主还是够了。等有了自己的领地和力量,其他的事情也就可以顺水推舟了。”
“这个办法算是比较稳妥,就是估计要花很长时间,而且得考虑怎么处理和王室其他成员,以及周围强力领主的关系。”让娜公主说:“情况如果真的坏到无法挽回的程度,这办法也是可以考虑的。只是现在这种状况,应该还不至于吧。”
郭康摇了摇头。
“当年成王不知周公的想法,产生了误解,于是周公作《鸱鸮》来劝谏。事后看,正是因为周公的提前准备,才最大程度减少了三监之乱的冲击,让周王朝得以延续。所以,等乱生之后,再去准备,就已经来不及了。不如早早做好打算,到时候无论发生什么,也有应对的办法。”
众人听了,也不管是不是听懂,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等赞同完,让娜公主才好奇地问:“你说的劝谏是什么啊?”
郭康只好解释道:“这是《诗经》里的一首,说是恶鸟鸱鸮——大概就是猫头鹰一类的鸟,摧毁了一处鸟巢,带走了雏鸟。母鸟一边哀鸣,一边急着加固鸟巢,趁还没下雨的时候,把巢穴的门户修补好。”
“这猫头鹰,就像英格兰人。他们已经摧毁了你们的城堡,杀戮了你们的子民。现在不赶紧去修补,还想着等下次来再说,又怎么合适呢?”他劝道:“中原人有‘未雨绸缪’之说,就是源自这首诗,意思就是要提醒大家早做准备。”
“孔子说,作这首诗的,大概是明白事理的人吧。这样的人就能治理他的国家了,谁又能轻辱他?我们当然要参考这些经验了。”
“说得好啊。”朱文奎立刻表示赞同:“我看,这个想法就不错了。”
“你别起哄了。”小让娜又制止了他的捧场,随后转头问郭康:“那上策呢?”
“上策,便是庞统所献,取西川之策。”郭康回答。
“啊?”小让娜这回也没反应过来。
“就是直接趁乱袭击,控制重要人物和重要地点。”郭康解释道:“这一招效果最好,但也最难。如果能做到,或许今后朱氏代法,也不会远了。”
(本章完)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