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第一百一十五章 军制变迁(中)(1/2)

在行省机构完善之后,省下的州府也逐渐设立起来。

郭盖等人早年就总结了东罗马的教训。当初,东罗马的各种职官、差遣、爵位相互重叠,军事、司法和行政官员分工不明,军区各种机构叠床架屋。不但降低了效率,在真正面对问题时,也没法解决贵族造反问题。

因此,一个简单却高效的制度是必须的。而这种制度,需要依靠大量有经验的可靠官员。

之前,希腊人也做了很多尝试。整个葱岭以西的世界,可能就数他们的制度最为发达完善,甚至超越了作为老师的波斯人。但希腊人依然没法解决贵族们内讧和叛乱的问题,

郭盖等人认为,这不是制度的错——希腊人的制度甚至已经完善过头,开始宋化了。真正的原因,是他们的教育水平不如中原,无法让公民阶层提供大量的管理人才。

一直依靠这些大家族和教会,提供教育与人才,那当然无法摆脱他们的影响。

至于如何获得这么多的官吏,郭盖的思路是,从军队中选。

紫帐汗国从建立开始,就非常不受周围各个拜上帝教势力欢迎,基本上有事没事都要跟人打仗。因此,汗国内部的军事风气十分浓厚,基层的军事组织和行政组织,往往就是一回事。

与此同时,军队中的老兵,也是汗国基层最有文化和管理能力的人。

根据汉唐时的经验,在军队中推行教育,是个重要的工作。很多士兵出身不高,没有系统受过教育,连读写都困难。这样的人在军中,就很难认读复杂的军令,也没法书写公文,训练和执行任务,都会受到影响。

按汉朝的规定,不识字的人是没法通过考核,成为军吏的。这倒不是故意制造门槛,而是因为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不可能是草草拉起来的乌合之众。

一名基层军官,除了执行军事任务,还有大量的文牍工作要做:武器的例行检查维护、士兵的健康情况、训练的表现、考核成绩,乃至驻地的粮食储备、副食品采购、药品储备……各种各样的公文、账簿,都得他们来撰写签署。

战争比的不是蛮勇,而是两台机器的碰撞。这些琐碎繁杂的事项,看起来和让人紧张热血的格斗没什么关系,但它们和它们背后的典章制度,才是战斗力的源泉。至今,在西域,还流传着唐朝士兵们用来习字的册子,可见当时的普及程度。

汉朝人用简牍就能做到的,如今用了印刷术,就更有条件去实现了。毕竟,对于士兵,当然是越有文化越好。除了文字,最好还会数学。

在中原,有个经典的故事:

北宋的时候,有人挖出了一些汉朝的弩机,于是便试图复原这种古代高科技,希望能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著名的学者沈括,也对这些弩机进行了研究。

沈括发现,这弩机的瞄准部件相当长,侧面还有带刻度的标尺。设计的意图,是在发射时用箭头的端点、目标和标尺度数进行瞄准,测算发射的角度,以调整箭头的高下。这里用的,正是算家的勾股法。

之前,汉朝人留下一首口诀,但当时人已经不解其意了。沈括对照弩机,发现大概是告诉使用者握持的标准手势、瞄准的方法和计算用的勾股术。据说古人用这种方式,能十发十中,打在同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