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总控制室中的指令,完成了改造的破晓聚变装置再一次启动了它的脚步。
这是一台钢铁巨兽,腹腔中容纳着上亿度的超高温等离子体,朝着那扇名为‘希望’的大门缓缓的前进着。
那些重新调整,甚至更换过的外场超导线圈在经历了超级计算机无数次的模拟后,如预期中一样稳定的调整着破晓聚变堆腔室中的约束磁场。Μ.
而由氦三与氢气组成的模拟高温等离子体在腔室中转动着,犹如地球被太阳的引力所牵引一样,行驶在可以预测的轨道上。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很快就来到了四十五分钟。
这是一个关键节点,上一次的运行试验,就止步于此。原因在于第一壁温度,以及对那些偶尔脱离约束磁场控制的高温等离子体的的负荷,已经逼近极限了。
至于现在,从总控制室中检测的各项数据来看,情况似乎还不错的样子。
望着控制台上的各项数据,徐川耳边也响起了各小组的工作汇报。
【当前约束磁场稳定,外场线圈状态良好!】
【.......】
【第一壁中子壁负荷已达0.27MW/㎡,当前等离子体负荷涨幅预计第一壁材料将在六小时后收到损伤!】
【.......】
一项项的汇报在耳边响起,徐川认真的听着,分析着相关的数据.
确认当前破晓聚变装置的状态良好后,他下达了‘继续运行’的指令。
不得不说,在重新调整了外场线圈和再度优化的等离子体湍流的控制模型后,破晓聚变装置的状态,比他预测中的还要优秀不少。
原本存在于氦三与氢气模拟高温等离子体模拟运行中的轻微磁面撕裂与等离子体磁岛等问题在这次的运行中得到了压制。
以至于第一壁的温度与负荷上升速度远低于第一次的运行实验。
果然,融合型的聚变装置,才是可控核聚变的出路。
当然,优化后的破晓聚变堆是否如理论上那般优秀,能否支撑得起可控核聚变这一重任,还需要看后面的氘氚运行实验。
那才是真正的考验。
.......
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着,眨眼间,就临近了中午十一点四十五分钟。
从上午九点三十分开启实验,破晓聚变装置堆腔室中的高密度等离子体的控制已经超过了整整两个小时。
总控制室中,确认了破晓聚变堆的运行状态依旧良好后,徐川重新下达了指令。
“停止氦三与氢气的模拟运行!”
“收到!”
两个小时的高密度等离子体模拟运行,再配合总控制台各项监控指标的数据,以及各小组的汇报,足以证明优化后的破晓聚变装置的优秀了。
两個小时,并不是它的极限!
但对于徐川来说,这一次的运行实验,已经达到了第一个目的,接下来,就是真正的实战了。
.......
伴随着破晓装置的停止运行,各小组各单位迅速重新忙碌了起来。
要将运行模式从氦三与氢气的模拟高密度等离子体实验切换到真正的氘氚原料聚变实验并不是简单将原料替换一下就可以的。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原先没有设备都准备都要连接上去或调整,比如氦灰的过滤装置、水冷偏滤器的调整、等离子体湍流数控模型的调整......等等一系列的东西都需要进行准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