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院士 第三百八十八章:坐不住的米国(2/3)

......

两小时以上的高密度等离子体运行、氘氚原料点火运行实验的完满成功,意味着破晓聚变装置在可控核聚变这条路上,成功的跨入第二阶段。

纵观整个世界,能做到这一水平的国家或实验堆,没有!

他们如今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

当然,随着这次实验的运行,他们要解决的麻烦和问题也有很多。

最大的麻烦,莫过于氘氚原料点火运行聚变过程中产生的中子辐射了。

尽管这一次的实验只运行了短短的一分钟,尽管由数控模型进行约束的磁场依旧稳定的发挥着作用牢牢的控制住了高温等离子体湍流,尽管氘氚原料只有一毫克......

但氘氚聚变过程中产生的中子辐照,依旧对破晓聚变装置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损伤,无论是第一壁材料还是其他设备。

好在运行时间不长,辐照量并不算大,中子辐照产生的损伤都属于可修复的范围。

不过即便是如此,短时间内破晓聚变装置也没法再启动运行实验了。

当然,尽管付出的代价不菲,但收获也是相当丰厚的。

两小时以上的高密度等离子体运行数据、托卡马克装置氘氚原料聚变点火运行的可行性、第一壁材料的中子辐照数据......等等。

这些都是极为宝贵的实验数据。

尤其是第一壁材料的中子辐照数据,其科研价值更是无法用金钱来换算。

在全世界,有这种由真实氘氚原料点火聚变一分钟后获得的数据,可以说是独一无二了。

或许一些以前也冒险进行过点火运行的装置也有类似的数据,但徐川可以肯定的是,那些点火运行时间,基本不会超过十秒钟。

而在国内,这更是从未有过的。

哪怕是最为先进的EAST,也从未做过氘氚原料点火运行实验。

......

破晓装置的第二次点火运行,并没有在外界引起太大的关注,网络上的议论并不是很多。

不过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就截然不同了。

两小时的高密度等离子体运行,一分钟的氘氚原料聚变点火运行,带来的震撼完全不弱于第一次创造的四十五分钟运行时间。‘

几乎所有搞可控核聚变的学者,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尽管开始氘氚原料聚变点火运行对于可控核聚变的真正实现来说,只不过是踏出了第一步。但相对比他们这些还在门外徘徊的来说,这已经是极大的领先了。

米国,普林斯顿PPPL实验室。

正在和费弗曼讨论着PPPL装置该如何进一步优化控制模型的主管哈利法克斯·布鲁斯收到了这一惊人的消息。

对面,看着脸色变化复杂无比的哈利法克斯·布鲁斯,费弗曼好奇的问道:“怎么了?”

听到询问,哈利法克斯从走神中回过来,语气中带着一丝羡慕的道:“华国那边,那位徐教授二次重启了破晓聚变实验,不仅做到了两小时的高密度等离子体运行,还尝试了一分钟的氘氚原料聚变点火运行。”

闻言,费弗曼愣了一下,道:“两小时?氘氚聚变点火?他们进度这么快的吗?”

哈利法克斯·布鲁斯苦笑了一下,道:“新闻报道已经出来了,应该是真的。”ωWW.

顿了顿,他接着道:“相对比之下,咱们就落后很多了,PPPL至今能实现的最长高密度等离子体运行时间也不过是十几秒而已。至于氘氚聚变运行,那更是遥遥无期。”

说着,哈利法克斯看向费弗曼,苦涩道:“看来当初你说的是对的,在等离子体湍流的控制这方面,徐教授才是真正的关键。”

就从破晓聚变装置先后实现的四十五分钟和两小时以上的高密度等离子体运行来看,说徐川手中没有一套优秀等离子体湍流控制方案恐怕谁都不信。

甚至搞不好等离子体湍流的数学模型他都已经完成研发了。

毕竟在如今各大研究机构还在以秒为推进的对照下,两小时的运行时间这实在是太夸张了。

而当初,PPPL实验室也有这样的机会的。

费弗曼曾和他表示过只有那位徐教授加入,他们才有希望研究出高温等离子体湍流的控制模型。只是他并没有重视,尽管的确亲自出面邀请过,但也只是邀请了一次就放弃了。

而现在,对方已经走在了前面,他们PPPL和费弗曼一起研究的等离子体湍流控制模型依旧还遥遥无期,PPPL装置的运行时间,也依旧还停留在秒级。

对面,费弗曼摇了摇头,道:“单从数学能力看来,恐怕当今数学界已经没几个人能比得上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