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好的时候,这几位娘子往山里跑的最勤,天冷以后也是拾柴,在村里帮工,没有一日闲着。
上回北戎进村,她娘守着一塔,箭惊四座,拿到不少赏银。
村里的娘子们也上了心,几乎家家都立了草靶,闲了就练,据童子军可靠线报,不少娘子都练得不错,搭伴进山拾柴的时候,会带上竹弩,偶尔能射中山鸡兔子刺猬啥的……
孩子们说,刺猬肉特别少,都不够吃……
……
闫玉盘算着,罗三叔今日去虎踞给爹送信,爹再找薛总旗商量,最快,也得明天才有结果吧。
她便安心的在家等着,支上炕桌,铺上纸,将猫猫抱到怀里,凭着记忆和猫猫的不断纠正,尝试画出一条小安村翻山到北戎的地图。
小安村依旧是热闹的一天。
罗村长也觉得去的人太多了,他认为准备的吃食不够。
全村紧急备口粮,派人往西桥镇和东桥镇上去买麻绳,木炭一车车的从林子里往回拉,这些都得记账,前面的粮食和麻绳的钱村上先出,木炭等回头再给闫家和戚家会账。
……
转天晚上,闫玉果然等到了她爹。
闫老二一进村子,就发现了村里的变化。
好家伙,这准备工作做的也太充足了。
简直无他用武之地。
村里人看到闫老二回来,十分热情。
嘘寒问暖的,堵着他不舍得让他回家。
闫老二好脾气的和人东一句西一嘴的聊着,说着话就给该说的都说了。
薛总旗也是个急性子,等不了,边军四日后就会出关,而小安村要先行一步,明日一早就得动身。
他今晚回来,明早会和村里人一起行动。
一听闫老二要和他们一起走,村里人心里更有底了。
也不围着人了,赶忙都家去收拾。
闫玉终于将她爹迎进了家门。
“爹,快点,水都给你准备好了,赶紧洗,洗完咱屋里说话。”
大丫抿嘴笑着,将东西都摆好,退了出去。
还不等闫老二洗出来。
在箭塔值守的王大郎跑过来。
“小二,河里来了大船,瞧着在咱村子边上停下了,我来的时候,人还没下来呢,快去看看吧!”
他喊小二,纯粹是习惯了。
一时忘了闫老二在家这一茬。
闫玉赶紧穿衣服,踩着鞋,爬上驴,在驴子背上将鞋提上。
“去河边!”
驴子迈开步,小跑着出了院子,越来越快越来越快。
它渐渐能从闫玉的语气中分辨出她是否急切。
闫玉是着急的。
她想,她大概猜到那船为啥靠在他们村子边上。
是大伯!
一定是大伯!
算算日子,从虎踞到谷丰借船,再从谷丰往临海府,买了粮食回来,差不多,就是这几天。
今夜月亮偷懒,没有出来,暗沉沉的。
好在驴子自动导航,不需要视野,一路跑得飞快。
她远远的就看到大船,船上船下点着好多火把,将那一片照得亮。
王大伯是没学清楚还是没看清楚啊?这哪是一条大船,是两条!
“大伯!”
她眯起眼睛,瞧着那中间一个穿长袍的身形特别像她大伯,管他呢,先喊就是了!
“小二莫急,天黑慢些!”
熟悉的声音在不远处回应。
近了,能看清了。
闫玉看清了大伯的脸,喜得嘴都合不拢。
冲到近前,翻身下驴,扑向大伯的脚步顿住,扫视一圈,呃,人有点多啊!
她清了清嗓子,理了理自己的羊皮衣,让它更贴服一些,端手行礼。
闫怀文眼中闪过笑意。
“家中可好?”
“都好,就是大伯离家许久,咱们日日都惦着。”闫玉笑弯了眼,“大伯可算回来啦,此行可顺利?”
闫怀文点点头,温和笑道:“小二再跑一趟,去村里喊些人手,船上的粮食先卸下,暂存村中,大伯还要返回谷丰,将两船送归。”
闫玉看了眼两条船的吃水,眼睛亮起来。
“我这就回村喊人,大伯你先别走,爹也回来了……”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