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导演,我不比烂 765.降魔(3/4)

其实整个故事的大纲还是比较容易概括的。

悟道之前的唐三藏,在师父的教导下靠一本《儿歌三百首》来驱魔,在一次驱魔之中偶遇了真正有本事的驱魔人段小姐。

俩人结伴来到了高老庄,发现猪八戒是一个吃人烤猪的猪妖。和对方搏斗,没打过,最后在师父的指点下前往五指山来找猴妖出山降妖。

中间还穿插着段小姐和唐三藏的感情线。

结果没想到猴妖被镇压了五百年凶性依旧不改,被放出来后打死了段小姐。唐三藏从这份爱情的苦涩中顿悟“有生皆苦”的道理,化作了唐三藏,降服了猴妖后,前往西天拜佛求经。

你瞧,故事就这么简单。

但这只是概述,大纲,有些东西肯定不如剧本那样给的那么享尽。

所以许鑫只能靠自己脑补。

陈玄奘的设定是一个呆头呆脑、心智单纯的角色。

那么……势必,段小姐在感情线上要变成主动一方。

主动、倒追……而拥有这种性格的角色必须要身居善良属性,最后才能在死亡后完成升华。

猴妖不是主角,而是配角。

这个配角是反派,那么必须要很邪恶……

想到这,他眉头微皱……

又是一个颠覆传统的大圣。

至于其他配角……感觉倒没什么过多的线索。

可能延展性也不是特别高。

这部戏最主要的地方应该就在于玄奘、段小姐、猴妖这三个人之间。

缓缓合上了这份资料。

他陷入了沉思。

而这期间,周煋驰始终没有任何打扰。

许鑫把这个故事消化的差不多后,抬头问道:

“星爷,两个疑惑。”

“嗯,你说。”

周煋驰饶有兴致的点点头。

“第一个疑惑,和大话西游,像不像?致敬?还是说……照本宣科的挪用……或者我还个问法,这和您心里的《西游》内核,其实是一致的,对不对?”

随着许鑫的问题,田双河和齐雷也都放下了手里的资料。

资料可以慢慢看。

但俩人的谈话必须得认真听一下。

而面对许鑫的问题,周煋驰没直接回答,反倒是反问了一句:

“你觉得和《大话西游》像么?”

“唔……”

许鑫倒不是被他问住了,而是组织了一下语言后,才说道:

“首先,这个故事给我的感觉很熟悉。不是说情节多么雷同,而是源自于创作方式。我看到了您过去的影子。可能我的概括不是很准确,但我和您聊聊我心里对于您的作品一些认知。可以么?”

“好。”

周煋驰点点头,继续聆听。

“我指的很熟悉的创作方式,其实就源自于您之前的电影。核心是底层人物,熟悉的味道就似乎这些人虽然在互相拆台,甚至对于对方……性格也好,人品也罢,都存在着一种讽刺。但同样的,这些看似互相讽刺的人,在最后却往往抱团在一起,相互给予对方支持。这种方式是您所熟悉的,也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而这个故事……”

他指了指自己手中的资料:

“爱而不得,造化弄人,以及失去后的痛彻心扉,其实也是《大话西游》的要素之一。我觉得在这方面,它是一致的。所以……虽然只是看了大纲,但我大概能猜到,故事的走向应该是……”

略微思考,他给出了答案:

“段小姐应该是通过某种……陈玄奘表露出来的特质,而喜欢上了他。开始倒追,但因为她性格大大咧咧的,不会倒追,所以会做出来一些很愚蠢的事情。

陈玄奘应该是对这种愚蠢……不喜欢,或者是……没感觉。惹的段小姐伤了心……最后俩人应该会有一种交错。或者说错过……这样可以激发观众的共情心理。

在《大话西游》里如此,这里亦如此。可又因为在《大话西游》里是遗憾的,所以观众应该会觉得您会给他们一个完美的结局。

可转折……或者说“惊喜”的地方也就在这。最后的结果依旧一致,看似救赎,实际上,它什么都没做。

所以,这个故事的内核与大话西游的感情线,也是统一的,是悲观的……我这么说,对么?”

周煋驰的眼里浮现出了一丝惊讶。

而在他惊讶时,许鑫又补了一句:

“或者说的更干脆一点,我觉得两部电影共通的地方,都在于……佛法之中所谓的“有生皆苦”上面。

又或者可以论述为“苦海无边”、“不得解脱”等等。

我不知道这个剧本您是否是主创,但……整个故事的思路,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因为我们是普通的众生,所以生活在苦海,不得解脱?

本身这个故事可以更高,但……在创作者眼中,这种高,是强行的拔高。我们本来就是众生,无论如何都不得解脱,所以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不需要回头是岸,也不需要放下屠刀,从生到死,就像是那只猴妖,我们始终逃不过所谓的贪嗔痴、怨憎会、爱别离……作者可以赋予这样的思想,但他并没有这么去做。

所以,它的内核依旧是悲观的。哪怕最后唐三藏看似“超脱”了,可实际上,他最爱的姑娘也成为了爱而不得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