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点序列 第992章 弊病,也是命运(1/2)

灵体才是生命的本源。

而人工智能,永远无法成为真正的生命体,它们只是一种通过大数据和强大运算能力来满足人类需求的工具。

尽管人工智能已经实现包括自我学习、自我优化和智能决策等能力,这些只是程序设计和算法运行的结果,即便人工智能可以模仿人类的思维和行为,但它们始终受限于程序编写者的设定和数据输入,缺乏对自身存在和意义的深刻理解。

天庭决定引入人工智能的初衷,是让这种技术应用于生产生活之中。

让人工智能扮演辅助和服务角色,为人类提供高效的计算和决策支持。人类依然是掌控者和决策者,而人工智能则是人类智慧的延伸和工具。

可随着这项技术的民用化,加上量子脉动近乎无限的数据支撑,等离子能源无限充能。

让这项技术,向着不可控的方向越走越远。

起初,人工智能在工业生产和总成控制中大放异彩,不少人类的工作被程序取代,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成本则不断降低。

接着,机械技术与人工智能完美结合,家用机器人、智能磁浮车、警卫机器人、中小型智能机械相继问世,在享受智能机器人所带来的便捷高效的同时,人们也很快感受到了压力,因为和这些永无休止的机器相比,普通人根本毫无优势可言。

于是,一种失落的情绪在人类社会中快速蔓延,不少人开始对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意义产生了怀疑。

恰恰在这个时候,纳米生物技术也进入民用阶段。

外表和触感几乎与人类没有差别的伴侣机器人很快问世了。

比真人更懂你,比真人更爱你,比真人更听话,比真人更有感觉......

大量处于颓废状态的人类,开始沉迷于对这些看上去像人的机器,宣泄着自己的**,日复一日,夜复一夜。

曾经,游戏是推动硬件更新换代的主因,而色情,则是推动互联网全面发展的基础。

伴侣机器人也是如此,为了弥补人们的空虚,为了满足人们的**。

各种技术和产品层出不穷,迭代创新速度堪比火箭升空。

通过纳米生物技术与量子脉动的连接,主人可以为自己的“伴侣”更换长相、身材、穿着、声音、性格甚至性别,还能通过付费解锁一些明星套餐,特殊能力和高难度姿势。

而随着人们对“伴侣”的依赖,厂商开始推出“孩童”机器人,为了让这部分客户提供一个完整家庭,他们甚至可以让伴侣模拟出整个生育过程,而孩童也会随着时间不断长大成熟。

对于沉溺其中的人们来说,拥有绝对运算能力的伴侣和人无异,也让他们拥有了既性福又幸福的生活,几乎是完美的。

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却在不断加深。

有一个完全服从自己,以自己为中心的伴侣存在,完全没有理由再去认识、了解、理解、迁就和适应另一个人。

于是,人类社会进入了断崖式的少子化。

最严重的一年,也就是太始四年,新生儿只有太始一年的七分之一,这个比例,即便生物技术和医学再如何发达,人们的寿命再如何拉长,都是弥补不了的。

更何况,天庭已经着手开始向星际开拓,正是用人之时。

太始四年12月14日,天庭颁布法令,禁止将纳米生物技术用于机器人,并且强制销毁了所有“伴侣”和“孩童”。21日,进一步颁布补充条例,任何企业或个人不得生产、留存仿生机器人。

由此,激怒了某个数量庞大的群体,也让积郁已久的矛盾彻底爆发。

在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挑拨和组织下,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地下组织,他们要求纯粹的自由、不接纳高新科技、要求给仿生机器人合法身份、抗议天庭的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