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逐鹿天下 第526章 了解塞外 绝户计(2/3)

这人事无巨细,说着他经商的经历。

他言语之中,也谈到与蒙古部落做生意的情况。

从他的经历,能看到部分蒙古部落的表现。

甚至对比他之前说的话,能看到蒙古部落的变迁。

但这个人说话太啰嗦,还一直没有说到重点。

皇帝苏河渐渐皱起了眉头,他不想听商贾的人生经历,而是他们对塞外贸易和蒙古地区的看法。

他让人找到了三位典型的商贾,却没有预料到,有人表达不行,抓不住重点。

皇帝苏河轻咳了一声,让这个名为李青的商贾,停止阐述他的人生经历。

他再次开口强调道:“朕想要了解塞外贸易的情况,例如商品的税费、交通是否便利、哪些商品受欢迎。

还有蒙古部落的情况,他们是否持强凌弱,能否熟练说汉语,两方进行交易是否顺畅。”

名为杜明锦的商人,他用余光看了李青一眼。

这个北方大汉太着急,说话又很啰嗦。

明显不是一个出色的商人,而是靠着家族的实力和大时代造成的环境,挣一些辛苦钱。

他根本没有发现,皇帝陛下到底想了解什么东西。

杜明锦有了李青的前车之鉴,他介绍的东西就很有条理。

“陛下,前往塞外贸易的商品,如果卖给零散的部落,不需要缴纳商税。

在塞外的大城市中售卖商品,则要去当地缴纳税收。

塞外比较稀缺的商品,主要有各种铁器、茶叶、食盐、粮食和各种药品。

其中以药品最为缺少,治疗伤寒的一副药。

内地只需要五十枚铜币,塞外那里则需要八百枚铜币。

如果再往北走,能达到二三两银币一副药。

草民在蒙古,主要购买羊毛和牲畜的皮毛,还有蒙古产的肉肠。

蒙古主要销售畜牧业相关产品。

食盐需求量比以前大增,这些蒙古部落把多余的牛羊肉用盐腌制好,制成肉肠或是肉干,售卖到内地换取银币。

之前没有这种市场,内地的百姓富裕,才形成了肉制品交易市场。

蒙古某些地方还发现矿藏,但这些矿产不对民间商人销售。

张家口前往和林城,朝廷修建了一条简易的公路。

路边有村子售卖食物和饮水,我们这些商人不需要带大量的食物和饮水,也不担心迷失在沙漠中。

漠南蒙古因为与内地交流频繁,他们大部分人都能听懂汉语。

会说汉语的蒙古人,占比也很高。

草民前往的漠北蒙古,他与漠南蒙古完全不同。

大部分蒙古人,都不会说汉语。

但蒙古部落的儿童,他们会在屯田军定居的城镇上小学,这些儿童会说汉语。”

杜明锦说完,他就退到旁边。

齐云启看着其他两人都说完,只剩下他自己。

杜明锦的说法,陛下没有出声打断,应该是他的内容,符合陛下的要求。

齐云启知道自己绝不能学李青,要做到言之有物。

陛下的一句夸奖,都会让他受用无穷。

齐云启声音洪亮的说道:“陛下,草民主要经营各种铁器。

例如铁锹锄头等农具和铁质的大锅与锅碗瓢盆。

草民是做批发生意,只负责把货物运到塞外,不负责具体的售卖工作。

但草民发现一个情况,漠北的生意更好,这样让草民百思不得其解。

漠南大量养殖长绒羊,经济更发达,部落人口也更多。

朝廷还在漠南推广土豆,需要的农具更多。

他们的牧民有钱,能买得起铁锅,他们的饮食习惯,已经接近内地。

按照草民以往的经验,漠南的铁器销量,应该会是漠北的几倍。

现实中的情况,却是漠北够买的铁器数量更多。

漠北购买的铁器,农业中常用的铁锹和锄头比较少。

各种镰刀与叉子更多一些。

草民认为,这种情况很不寻常。

草民与漠北蒙古贵族有一定接触。

他们学习汉语,仰慕大华的强大。

但他们却不想要改换信仰,认同我们的祖先,而是继续信仰长生天。

有些部落贵族,还会阻止部落的牧民,改变自己的信仰。”

皇帝苏河听到这里,他忍不住叫好。

“齐云启,伱这个情报太关键,朕重重有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