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下,让朕来 780:吴贤求援(中)【请个假】(1/2)

忘恩负义是不可能忘恩负义的。

沈棠可宝贝自己的名声了。

她深知一个好名声更容易获得底层庶民的信任和依附,有利于重建崭新秩序。

一个是冰冷威严的君主形象,一个是仁慈温和的君主形象,底层庶民潜意识更偏向后者。哪怕二者都要打仗,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路上,但庶民更容易相信后者会带给他们安定的生活。庶民知她温和,而凶名赫赫的一面,只要让她的敌人看到就够了。

“善孝,此事交予你和公义可好?”

事情宜早不宜迟,刻意拖延反而会留下诟病。哪怕沈棠的野心不允许吴贤这位对手存在,但当下大家还是盟友,有着共同的敌人。联手除掉以黄希光为首的敌人要紧。

这个世道,生存才是第一要务。

生存下来的势力才有资格谈以后。

沈棠不仅接下吴贤的求援,还要用最快速度派人过去接应,最好能震慑黄烈兵马。

她现在人手不缺,随便拎哪个出来都能干活儿,但思虑再三,她还是选择了崔孝和栾信。沈棠说完,崔孝便投来诧异目光。

“主公愿委以重任,孝自不该有半分懈怠,只是目下身无寸功便统领此事,怕是不太妥当。”崔孝这话有委婉拒绝的苗头。

沈棠笑着解释:“善孝不用多心,非是我刻意刁难于你,而是深思熟虑过的。”

上来就让崔孝直面老东家确实不太地道,心思多疑的人或许会以为她故意刁难。即便没这一层,一个任务以新人为主,老人为副,栾信心中就不会有点儿想法?

还有一重,崔孝或许只是谦辞。

但沈棠一向喜欢打直球,又不是哑巴,上天让她长一张嘴,可不就是用来说的?

“掩藏气息的军阵言灵不少,但能掩盖国玺的,我只在善孝这边见过。由你统领,大军便能避开敌军耳目,顺利与昭德兄会合,这是旁人无法轻易做到。让公义与你一道过去,从旁辅助,则是公义自身缘故。他的文士之道负荷过重,行动慢于常人……”

谁家打架会让网络延迟飙红的当队长?

公义哪里都好,唯独树懒一般的反应实在让人捉急,一旦作战,反应就比普通人慢个十几息。这点缺陷注定他只能打辅助。

看着新主公认真跟自己解释的模样,崔孝展颜拱手:“崔孝定不负主公期许!”

崔孝还跟沈棠要了赵葳。

沈棠疑惑:“你说大伟那个孩子?”

“大伟之父赵奉,与孝素有交情,孝也视大伟如己出,盼她出息。年轻武者在战场多磨砺,于修行有益……”新主公如此坦诚,崔孝也不遮遮掩掩,直接摊开了讲。

他作为长辈要照顾一下侄女。

风险不大又能积累经验的机会可不多。

沈棠点点头,顺便想起了徐诠。

“既如此,那你将文释也带上吧。”一个孩子是带,两个孩子也是带,多多益善。

崔孝对徐诠有些印象。

这些印象并非源于徐诠的堂兄徐解,而是因为自家侄女赵葳。赵葳仗着赵奉在天海小辈中作威作福,谁得罪她,她就打谁,闯祸有长辈兜着。时日一长,得罪人也多。

他们生怕赵葳被带坏,对孩子的朋友圈仔细筛查,其中徐家徐文释跟赵葳走得近,更是着重观察对象。但此前都停留在“听闻”层次,面对面接触,倒还是头一回。

沈棠还丢出了公西仇这枚核武器。

起初,公西仇是不情愿的,但沈棠有说服他的小技巧:【你只用盯着黄烈那边的十六等大上造打就行,其他都不用你管。】

公西仇道:【那行。】

点齐五千兵马,出兵去接应吴贤。

吴贤派出来的信使也跟着一道过去,若没他们,外人怎么知道沈棠没拖泥带水?

信使是吴贤帐下一名武将,实力不弱,武胆图腾很适合侦查突围,给沈棠送求援信才落在他身上。他隐约觉得崔孝有些面善。

盯着看了许久,崔孝想忽视都不能:“将军这般瞧着崔某作甚?可是哪处不妥?”

信使道:“敢问先生尊姓大名?不瞒先生说,在下觉得先生很是面善……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先生祖籍可在天海郡?”

崔孝:“……”

不远处的栾信:“???”

不是,虽说崔孝因为特殊的文士之道,存在感不强,但也不至于连人都认不出吧?

崔孝离开吴贤投奔主公前后就个把月!

崔孝情绪稳定,把玩手中的刀扇:“在下不是天海人士,姓崔,名孝,字善孝。”

信使眨眨眼,眼神迷茫中带着几分迟疑,迟疑中又含着几分动摇。好半晌过去,他道:“先生名讳倒是与末将一同僚一样。”

崔孝问:“有无可能,就是一人呢?”

信使:“……”

信使:“???”

信使:“!!!”

他的脑子险些烧掉。

崔善孝是什么时候到了沈君帐下?

信使居然一点儿印象都无。

崔孝打断他的思索:“这些琐碎无足轻重,当务之急是快点找到吴公兵马。”

沈棠的猜测是正确的。

崔孝的文士之道确实很有威胁。

他若生出逆谋念头,只需在关键时刻,偷偷打开文士之道,将副作用施加在侍奉的主公身上,便能从内部瓦解班底。这也是他为何不愿与其他人交代底牌的原因——包括赵大义和秦公肃,至于吴昭德就更不可能。

某种程度,崔孝比祈善还难就业。

祈善的【弑主】发动还需要主公生疑,主动权在上位者手中,但崔孝的【视若无睹】却在他一念之间。他想要偷偷搞人,那真是一搞一个准,还不会被发现坏名声。